大国重器是中国未来国家竞争力体现的核心装备,近年来我国各领域都涌现出一批具有相当战略意义的研究成果,涵盖了军事、民用、科研、航天等等,无一不让国际震惊于中国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科学技术水平。这些大国重器不仅体现了中国在科技和工业领域的巨大进步,也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020年11月21日传来的一手消息,当天运-20搭载四台最新的“涡扇-20”大涵道比发动机进行了成功首飞。自2013年1月26日首飞以来,运-20终于在第八个年头迎来了它的最终形态。若是从2006年2月26日国务院批准研发大型飞机算起,更是已经渡过了十四个春秋。据称搭载涡扇-20的运-20有可能被命名为“运-20B”,这将是中国第一架由内而外连发动机都是全国产的大型飞机,在中国航空史上注定将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运-20是中国自主研发的一款大型四发涡轮螺旋桨多用途军用运输机,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设计,西安飞机工业集团负责主要制造。其于2013年1月26日首飞成功,并于2016年开始正式服役人民空军。
中国人谈到的“大飞机”,一般是指起飞重量超过100吨的运输类飞机,或是载客超过100人的民航客机。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款大飞机还要追述到上个世纪70年代研制的“运-10”,但因为经费、技术、市场等原因,运-10最终胎死腹中。然后中国航空业在大型飞机领域便是长达30年的沉寂。在这段时间里,中国空军的运输机队就只有运-8和少量伊尔-76挑大梁,在民用航空领域更是几乎全盘进口。
时间直到了2006年,此时的中国改革开放已近30年,经济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技术积累也有了相当基础,军民两用的航空市场也蒸蒸日上。于是在此年2月26日,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在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原则批准大型飞机研制重大科学技术专项正式立项,将“发展大飞机”作为国家决策写进《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和《十一五规划发展纲要》。国家将在整个大飞机项目上投资500-600亿元人民币,要在军用大型运输机、民用大型客机、航空发动机三个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并将伴随相关的产业整合。
在民用大型客机领域,在2008年5月11日,在上海将原中航商用飞机有限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所、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原运-10生产商)、上海飞机客户服务有限公司、上海航空工业有限公司整合,成立了“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现基本的产品为ARJ-21支线等大型干线客机。
在发动机领域,在2012年4月15日,在北京将原中国航空研究所(606所)、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608所)、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624所)、贵州航空发动机研究所(649所)等研制单位整合,成立了“中航空天发动机研究院有限公司”,然后又和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贵州黎阳航空发动机公司、成都发动机有限公司、西安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等单位再次重组为“中航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现今是中国唯一的航空发动机生产商,其产品几乎涵盖了中国所有正在生产或研制中的航空发动机。
在军用大型运输机领域,在2013年1月6日,在西安将原西安飞机公司旗下的西安飞机国际航空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西飞国际,新舟系列客机生产商)、陕西飞机工业有限公司(运-8系列运输机生产商)、中航飞机起落架有限责任公司、西安航空制动科技有限公司、西安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整合,成立了“中航飞机股份有限公司”,现基本的产品为轰-6、歼轰-7等军用轰炸机、新舟系列客机、运-7、运-8系列战术运输机和运-20战略运输机。在该公司正式挂牌20天后,在2013年1月26日,下午14时整,一架编号为20001的“运-20”战略运输机在西安阎良试飞基地一飞冲天,这正式标志着中国航空业在大型运输机上的重大突破,这也是中国正式服役的第一款国产大型飞机,该机延续了西飞以神话传说命名战机的传统,被命名为“鲲鹏”。
运20是我国研制的新一代大型军用运输机,它能做到其他飞机做不到的事。虽然不直接用于战斗,但它是军事行动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机动平台。它不挑时间、不挑气候、不挑环境,随时出发。
它速度够快,能如闪电般抵达任务区;动作够敏捷,能安全地脱离险境。它还有个“大肚量”, 配备了先进设备和尖端科技。先进的性能,让它跻身全球十大运力最强运输机之列。
比起其他几个国家运输机的研制时间,中国的大型运输机用时更短,实现了5年首飞、8年交付。
在当时国内技术基础薄弱,配套体系不健全,大型复杂工程管理经验不足的情况下,总设计师唐长红提出了新的创意:由过去的三维设计、二维创造,全面升级为数字化一体化设计制造,这在当时并没有先例。
在建造过程中见不到一张传统的纸质图纸,这在国际上也并不多见,在国内更是首次。
有了设计手段的创新赋能,飞机本身的技术也实现了跨越。与以往飞机的机翼不同,运20采用了一种特殊的翼型——超临界机翼。
超临界机翼的优势很多:一是能够最大地提升整个飞机的飞行速度, 二是它本身结构重量更轻,有助于提高飞机载重量。
完成这种超临界机翼的设计,一定要通过大量试验来验证。2008年发生汶川大地震时,正在风洞里做试验的航空工业一飞院的工程师们,不顾个人安危,把关键数据和试验录像全部拷贝了出来。
此后,他们冒着余震,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持续工作4个月, 完成了大型运输机数十个机翼和机身选型工作,实现了大型超临界机翼的优异气动性能的设计突破。
在运20设计之初,上级对技术指标要求极高,一人能飞、两人能战、三人多任务。
经过大量攻关研究,团队一举实现了多项技术的突破与创新,填补了我国在电传飞控领域的多个空白。
运20的制造从一开始,就由传统制造迈进了全新的数字化制造、装配、检测模式。
为了协助工程师更好地制造运20大型运输机,在这些高科技车间,还拥有众多的无人装备进行辅助。
在装配的过程中,机身调姿对精度要求极高,各个部位偏差不能超过0.5毫米。在以往,这项工作需要十几个人通力合作一个月,如今只需要两三个人一天就能完成。先进的设计理念和制造工艺,让运20一出生就具备了让人信赖的安全性能。
当一架架大型运输机交付部队,所有的设计人员和装配人员都知道,他们完成了一次使命,制造出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大型运输机之一,今天的王者运20“鲲鹏”。
大型军用运输机的装备数量、技术水平、运载效能,是衡量一个国家是不是具备战略空军能力的重要标志,而“鲲鹏”运-20则属于大型军用运输机中的多用途战略运输机,它由我国自主研发制造,航程远、载重大、速度快。
运-20列装人民空军8周年,“鲲鹏”展翅,奋飞万里。从大漠高原,到碧浪飞沙,从领衔受阅,到练兵备战,从祖国的山川,到世界的远海,鲲鹏用它的铁翼,丈量着祖国的每一寸土地,交出了亮眼成绩单。
目前,运-20的航迹已经遍布亚、非、欧、大洋洲,展现了大国使命和大国担当。每一次飞行陌生航线,对飞行员们都是一次未知的挑战。
2016年7月6日,运-20正式列装空军某部。薄雾细雨中,低沉的轰鸣声传来,一个巨大的机体滑过跑道,轻盈地跃上天空……运-20的横空出世,标志着人民空军战略投送能力迈出关键性一步。
2018年5月8日,运-20首次与空降兵部队开展空降空投训练。机组成员和空降兵部队官兵密切协同、圆满达成目标,标志着人民空军战略投送能力、远程空降作战能力再次提升。
2020年2月,运-20搭载着军队医护人员和救援物资降落在武汉天河机场。这是运-20首次参与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也是人民空军首次成体系大规模出动现役大中型运输机执行紧急空运任务,极大提振了人们抗击疫情的信心。
2020年9月27日,运-20首次担负接运第七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任务。这是人民空军用新时代的建设成就告慰志愿军英烈,用大国重器向英烈们致以崇高敬意。
2021年,运-20部队某团首次参加“金飞镖-2021”突防突击检验性考核。参考的运-20机组精准操作、密切协同,以准时到达、精准着陆、精准空投的优异表现,从多种机型、数十个参考机组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金飞镖”和“优胜单位”两项殊荣。?2021年,“和平使命-2021”上合组织联合反恐军事演习,运-20飞越陌生空域,准时抵达异国演兵场,圆满完成了一次跨国远程投送实战化训练。
2022年1月,应汤加王国关于火山灾害救援的请求,中国空军2架运-20飞机搭载30多吨应急和灾后重建物资,经过10000多公里的长途飞行,抵达汤加首都。
?2023年10月,阿富汗连续发生强烈地震,2架运-20运载着中国政府、中国人民和中国红十字会提供的人道主义救援物资,飞抵阿富汗赫拉特机场,这中间还包括棉被、冲锋衣、帐篷、折叠床等阿富汗灾民急需的物品。
2023年11月23日,搭载25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的一架运-20国产大型运输机在两架歼-20飞机的护航下,平稳抵达沈阳桃仙国际机场。这也是运-20连续4年圆满完成接运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任务。
在运-20部队某团荣誉室,一张标注着一面面小红旗的航迹图格外醒目:汤加、俄罗斯、韩国、马尔代夫、老挝、所罗门群岛、缅甸、柬埔寨、斯里兰卡……
承担军事运输任务,热情参加国际救助,在阅兵式上光荣受阅,运送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
“鲲鹏”御风展翅,飞过大江南北、飞越远海大洋,用奋勇高飞的一道道崭新航迹,将强国强军的梦想铺展于世人眼前。
(资料来源:新华社、中新网、中国军网、报、观察者网、央视网、北京日报客户端)
新中国大阅兵回顾(一):1949年建国大阅兵——新中国第一次 意义重大
这就是中国优势国防优势(二):依靠党的坚强领导——国防科技建设取得重大飞跃
新中国大阅兵回顾(六):1954年大阅兵——武器装备由“万国造”变为全“苏式”
新中国经济75年大国工程(五)西电东送——打通...
2024年,实施东北振兴战略迈进第三个十年。年初冰雪旅游季,黑龙江现象级“爆红”,哈尔滨一跃成为国内“顶...
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人民观点)——把牢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取向①
近期,我国南方多地持续出现强降雨,多家保险企业开启理赔“绿色通道”,为农业防汛救灾提供保险支持。今年...
1937年7月7日,是中国人民永远都不可能忘记的日子。日本侵略者悍然炮轰宛平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北...
讨论如何通过峰会进一步拉近上合青年之间的关系,“中亚青年朋友都非常期待各国友好交流后将迸发出怎样的火...
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让国际社会看到了中国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成就,看到了中国实现高水平...
7月13日,中国和菲律宾两国执法部门合作遣返3名涉嫌在菲绑架中国公民的嫌疑犯。此次行动充分再次彰显了...
中新网银川7月13日电(杨迪王文鑫)7月13日,第五届全国大数据和AI科学大会在宁夏银川开幕。大会现场...
中新社三沙7月13日电题:仁爱礁见闻:菲律宾“坐滩”军舰制造“生态之殇”中新社记者王子谦蔚蓝色的礁...
中新社北京7月13日电题:从科技“热词”看中国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动能中新社记者马帅莎从中国“天宫”到“嫦...
12日18时35分,在海拔超4700米的纳木错中心湖区,多国联合科考队经过不懈努力,成功在湖底深度402.2米的地...